为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提高师生阅读兴趣,11月27日下午,在图书馆文津厅成功举办了第十七期读书沙龙活动。图书馆馆长李春辉老师、沈正浩老师、李雨秋老师及部分在校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由护理与健康学院24级护理4班的李安琪同学领读。本次读书沙龙共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一书。
首先是破冰游戏环节。通过接龙的方式用一个词语描述读了《人间草木》的感受。师生用“细腻、朴实、温柔、温暖、生命力”等词语概括了读书感受。然后李安琪介绍了汪曾祺及其代表作。汪曾祺热爱生活的一切,热爱自己笔下的文字,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倾注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人间草木》特别强调了汪曾祺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始终保持对生活的热忱,他用文字构建一个美好的世界。李安琪还分析了汪曾祺的写作特点:平淡质朴,拥有独特的中国味道,蕴含了传统儒家文化。
李安琪同学介绍《人间草木》的主要内容,该书是汪曾祺先生对于过去生活的深情回忆,是对于身边草木的细微观察,是对于地方风俗的娓娓叙说,是对于传统文化的讨论评述。通过邀请同学朗读书中的两段文字,共同品味汪曾祺先生的语言风格,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散文的魅力。
阅读分享环节,师生围绕“焦虑”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焦虑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由很多种因素造成,在中高考期间过分焦虑使自己失眠,因此认为焦虑是人对未知的恐惧而产生的复杂情感。李春辉老师分享:“焦虑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减缓,焦虑一方面是自己希望能得到好的结果,是很正常的,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如汪曾祺一样对一草一木都能体验到它的美,就会有幸福感,就能缓解我们的焦虑。”同学们分享结束后,李安琪同学分享了解决焦虑的一些方法。
李安琪同学认为阅读最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人间草木》注重的问题无疑是“如何回到慢生活,认识自己”,有的同学认为当前环境是比较快节奏的,人在快节奏的环境中能积极往前走,但是也容易迷失自我,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适合的节奏。李安琪同学也提到了书中的生态意识,《人间草木》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互动,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她还提到书中的文化传承问题,通过《草木人间》中的描写和对话,汪曾祺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思考。同学们纷纷表示对于传统文化及非遗文化应该保护与传承。沈正浩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的,作为青年,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同时也不要过度排斥西方文化,可以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
此次以《人间草木》为主题的读书沙龙,为师生搭建了交流思想、分享感悟的平台,还激发了师生对待慢生活以及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共鸣。活动中,大家踊跃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从不同角度来发表对书本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