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史铁生在地坛中寻得生命的慰藉,我们在他的文字里感受人生的真谛。”一一题记
翻开《我与地坛》,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那个特殊时代的史铁生一同走进地坛,他眼中的世界,也在国学的滋养下,多维度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史铁生所处的时代,充满了动荡与变革。在那个岁月里,人们的命运如同飘摇的浮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前行。而地坛,宛如一方宁静的港湾,为史铁生提供了一处心灵的避难所。当他在青春正盛之时,被命运无情地去了双腿。然而,地坛用它那古老的围墙、沧桑的殿宇、苍幽的柏树、茂盛的野草荒藤以及宽容的气度,以一种沉默却坚定的力量, 抚慰着他受伤的心灵。从国学的角度审视,地坛仿佛是一个充满哲学意蕴的所在。老子云: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地坛的宁静,让史铁生得以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一方静谧之地,反思自己的人生。在这里,他可以静下心来,观察四季的轮回、生命的更替,领悟到生命的无常与坚韧。正如《易经》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史铁生在苦难中没有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展现出了君子的坚韧不拔。史铁生面对人生的困境,书写了一个个励志的故事。他看到了那些顽强生长的草木,看到了来来往往的人们各自努力地生活。他尝试着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也用文字来寻找生命的意义。他日复一日地坐在轮椅上,笔耕不辍,即使身体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也从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他的作品,如同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无数人心中的黑暗。
《我与地坛》不仅仅是史铁生个人的苦难与成长史,更是一部对生命的深刻赞歌。通过他的文字,我们看到了生命在苦难中的挣扎与绽放,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与伟大。在国学的智慧引领下,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懂得了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在苦难中寻找希望。让我们带着对国学的敬仰和对生命的热爱,再次走进地坛,与史铁生一同感受生命的奇迹,领悟人生的真谛。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或许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方宁静之地,让心灵得到慰藉,让生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